过梅岭冈留题

马首经从庾岭回,王师到处悉平夷。
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梅岭冈留题》是元朝诗人伯颜(子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在中国古典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伯颜(子中),元朝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元代文学史上,他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 诗歌原文: 马首经从庾岭回,王师到处悉平夷。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3. 诗歌赏析:《过梅岭冈留题》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后和平景象的画面。“马首经从庾岭回”,表达了战争结束时军队凯旋的景象。“担头不带江南物”,展现了战后物资充足,人们可以不带行囊轻松前行的情景。最后一句“只插梅花一两枝”,则是诗人对战争结束后宁静生活的向往,梅花象征着纯洁和坚韧,通过这一细节体现了战争后的和平与美好。

  4.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军平定南方地区之后,反映了当时社会从战乱到安定的转变过程。通过对战争场景和个人情感的描述,深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5. 作品特点: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来反映战争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使得和平与战争的对比更加鲜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6. 艺术价值:在艺术表现上,《过梅岭冈留题》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既易于理解又不失深意,充分显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伯颜的《过梅岭冈留题》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历史背景下社会生活变化的一次深刻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元朝时期的社会现实,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