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远壑几飙回,雪屋银山巨浪摧。
最喜此中澄一镜,微风不动月常来。
寄题无波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代诗人吴澄的《寄题无波亭》赏析
吴澄,字幼清,号伯清,生于公元1249年,卒于公元1333年,是元朝一位杰出的文学巨匠。其作品《寄题无波亭》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首诗中,吴澄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诗中“长江远壑几飙回”,长江如同一条巨龙,在山谷间蜿蜒曲折,展现出它奔腾不息的力量和动态美。接着“雪屋银山巨浪摧”,描绘了雪覆盖的小屋和银色的山峦在巨浪的冲击下显得更加雄伟。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更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最喜此中澄一镜,微风不动月常来。” 这里,吴澄通过“澄一镜”这一比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月光如洗,微风不扰,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纯净。这种宁静的美,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哲思。
在《寄题无波亭》中,吴澄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壮阔又静谧的自然世界。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这不仅让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也使得这首诗成为元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寄题无波亭》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吴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念的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在面对自然界的壮观时,所表现出的谦逊和敬畏之情,以及在宁静之中寻找生活真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