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吟

滦河上游陕,涓涓仅如带。
偏岭下横渡,复绕行都外。
颇闻会众潦,既远势滂沛。
虽为禹贡道,独与东海会。
乃知能自致,天壤无广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滦河吟》是元代诗人宋本创作的作品。下面对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滦河吟》的作者宋本是元大都人,字诚夫。他的从父宋祯官至江陵,并问学于儒者王奎文,通性理之学,善为古文。宋本四十岁时北还,英宗至治元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他历经仕途,曾担任监察御史和集贤直学士等职,最终累官国子祭酒,享年八十岁,谥号正献。
  2. 诗作原文:《滦河吟》描绘了滦河源头及其流经地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事物自我发展和壮大的观察与思考。具体来看,诗句“涓涓仅如带”形容了滦河上游的细小,而“势滂沛”则展现了河流汇聚后的壮阔。
  3. 艺术特色:《滦河吟》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诗中的“势滂沛”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写,也象征着事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可阻挡的趋势。这种表达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本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4. 社会影响:《滦河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首反映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貌,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除了欣赏这首优美的文学作品外,读者还可以尝试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可以探究诗歌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滦河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哲理内涵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阅读和研究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