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逸亭

地僻藏吾逸,随宜托数椽。
池新何许水?
枫寿不知年。
竹让前林月,花归隔浦天。
彩鳞孤镜照,幽哢四窗圆。
曲几清时里,闲心太古前。
入因添晓起,出每及宵眠。
句得思仙寄,棋高许客传。
乾坤馀蠹简,勋业老觥船。
智有过荣计,先求胜祖鞭。
太章短东极,夸父恨虞渊。
世共称工者,吾知付莞然。
他时耆旧传,应指某公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皮氏逸亭》是元代诗人何中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感悟和追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地僻藏吾逸,随宜托数椽:诗人在描写自己所处的环境时,用“地僻藏吾逸”来形容自己身处偏僻之地,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创作。而“随宜托数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条件的随遇而安。
  • 池新何许水?枫寿不知年:诗人通过对池塘和枫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池新”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池塘,“枫寿不知年”则形象地描绘了枫叶红如火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 竹让前林月,花归隔浦天:这里的“竹让前林月”描绘了竹林中的月光,给人以宁静、清雅之感;“花归隔浦天”则表现了花朵随风飘散的场景,给人一种遥远、梦幻的感觉。
  • 綵鳞孤镜照,幽哢四窗圆:诗人在这里以鱼鳞和鸟鸣为意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綵鳞孤镜照”中的“孤镜”可能是指月亮或水中的倒影,而“綵鳞”则形容鱼的美丽。“幽哢四窗圆”则描绘了夜晚四壁上的蟋蟀声,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 曲几清时里,閒心太古前:诗人通过“曲几”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追求清静、悠闲的生活。“閒心太古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理想状态。
  • 入因添晓起,出每及宵眠:这里描述了诗人早晨起床和夜晚入睡的过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投入。
  • 句得思仙寄,棋高许客传: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诗句比作仙人寄予的思念,将棋局比作客人之间的交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修为,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 乾坤馀蠹简,勋业老觥船: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万物,而“蠹简”则指书卷或文章。“勋业老觥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的回顾,既有成就也有遗憾。
  • 智有过荣计,先求胜祖鞭:诗人在这里批评了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人,强调了应该先追求更高的目标。
  1. 诗歌主题
  • 自然与人生:《皮氏逸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既欣赏自然之美,也感叹时光之流逝,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
  • 闲适与超脱: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传达出一种闲适、超脱的生活态度。他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自由,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艺术与生活:《皮氏逸亭》中的诗句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诗人生活哲学的体现。他将生活中的美好与哀愁都融入诗句之中,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生活情趣。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何中,字太虚,一字养正,元朝抚州乐安人。他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问深厚。他的文学作品包括《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等。
  • 文学成就:何中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丰富的成果,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中,《皮氏逸亭》是他最为著名的诗作之一,深受后人喜爱。

《皮氏逸亭》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美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