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虚宫景真堂

怡山东麓堂静深,欲寻真景真难寻。
华钟时发贞明韵,秀木递悬天监阴。
天风飂飂吹余发,戏绾幽藤作条脱。
骑凤箫惊乌石云,降龙剑照古山月。
丹炉药灶长周旋,六时采撷三芝鲜。
蓬莱书札失幽约,几度归潮深碧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何中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其创作的《冲虚宫景真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冲虚宫景真堂》:

  1. 作者简介
  • 何中:生于元朝的抚州乐安(今属江西),字太虚,又字养正。何中自幼颖慧过人,以深厚的古代学问自居,文才横溢,深受当时的文士所推崇。
  • 创作背景:《冲虚宫景真堂》的创作时期不详,根据文中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来看,这首诗应是何中在游历或隐居怡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道教文化的尊崇。
  1. 诗文原文
  • 原文如下:
    怡山东麓堂静深,欲寻真景真难寻。
    华钟时发贞明韵,秀木递悬天监阴。
    天风飂飂吹余发,戏绾幽藤作条脱。
    骑凤箫惊乌石云,降龙剑照古山月。
    丹炉药灶长周旋,六时采撷三芝鲜。
    蓬莱书札失幽约,几度归潮深碧烟。
  1. 诗文赏析
  • 意象丰富: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天监阴”、“鸟石云”、“降龙剑”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 哲理意味:诗句“欲寻真景真难寻”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此外,诗中的许多描述也反映了道教文化中的某些哲学思想,如长生不老、炼丹求仙等。
  1. 作品意义
  • 文化传承:《冲虚宫景真堂》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元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元代文人对于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他们在面对现实社会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 审美启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思考。

《冲虚宫景真堂》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