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秋夜长晴雨二首

壁带悬素琴,冲牙起瑶林。月寒文甃百虫语,帘外桂花香雪深。
绣茵暗辍双龙枕,纹笥密收团凤锦。西邻少妇少齐眉,宝帐芙蓉携醉归。
独自佳期长是误,璿霜欲下雁惊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是元代诗人何中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背景、原文内容与赏析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完成于元代至顺年间。
  • 作者生平:何中在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并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等著作传世。
  1. 原文内容
  • 诗作全文: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西风红叶石栏曲,尽并寒声归绮疏。
  • 词句注释:这首诗的第二首“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中的“雪浪”指的是白色的浪花,“流碧虚”则形容水面如碧玉般清澈;“雨花”指雨后花朵散落的景象,而“散前除”则可能意味着雨点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整句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的美感。
  1. 作品赏析
  • 意境之美:何中的诗歌常以简洁的词汇勾勒出深远的意境。“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读者可以在这些诗句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独特感悟和珍视之情。
  • 情感表达:何中作为一位多产的文人,其诗词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在“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二”中,他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沉思。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和共鸣。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且情感丰富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对于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