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久为危太朴画

子久丹青好,新图更擅长。
浮空烟水阔,倚岸树阴凉。
咫尺分浓澹,高深见渺茫。
知君珍重意,愈久岂能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久为危太朴画》是一首描绘画作的五言律诗,由元代诗人吴镇创作,表达了对画作及其创作者的赞赏之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吴镇:吴镇,元代嘉兴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性高介,不求仕进,隐居于武塘,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吴镇工于词翰,善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时人称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同为元末四大画家。
  1. 作品原文
  • 浮空烟水阔,倚岸树阴凉。咫尺分浓澹,高深见渺茫。知君珍重意,愈久岂能忘。
  1. 作品鉴赏
  • 艺术风格:吴镇的画作以简练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水墨为主,擅长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深远的意境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子久为危太朴画》中的“浮空”“倚岸”等词语,不仅形容了画面中山水的位置,也传达出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 艺术手法:吴镇在绘画中注重笔墨的运用,他的画作往往给人以淡泊宁静之感。诗中“咫尺分浓淡”和“高深见渺茫”的描述,体现了他对绘画构图的精妙把握。同时,吴镇善于捕捉画面中的细节,如诗中的“倚岸树阴凉”,展现了画家对光影变化的敏感捕捉。
  • 文化内涵:此诗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同时也是对画家吴镇本人及其画作的颂扬。诗中的“知君珍重意,愈久岂能忘”表达了作者对画家精湛技艺和高尚品德的敬意,以及对艺术作品持久魅力的肯定。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朝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画家依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的精神。吴镇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 个人境遇:吴镇虽不追求仕途,但其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推崇和认可。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画作特点:《子久为危太朴画》作为吴镇的作品之一,其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吴镇的绘画技艺,也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和哲学观念。

《子久为危太朴画》作为吴镇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对其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对元代文人画风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吴镇的艺术理念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