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千里山水长幅

宋室有千里,疑自蓬莱宫。
绘事发天性,深研境益工。
山高藏石磴,洞古青蒙丛。
秋风遍林壑,万树叶欲空。
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
行行何处客,岂是商山翁。
临江有虚阁,一望波溶溶。
轻舟徐荡漾,西岭夕照红。
荆关为揖让,二李堪与同。
庸物奚足数,新图不易逢。
当年置长府,珍秘更为崇。
书竟发长啸,两腋来清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千里山水长幅》是元代诗人吴镇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宋室有千里,疑自蓬莱宫。绘事发天性,深研境益工。山高藏石磴,洞古青蒙丛。秋风遍林壑,万树叶欲空。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行行何处客,岂是商山翁。临江有虚阁,一望波溶溶。轻舟徐荡漾,西岭夕照红。

  2. 诗歌鉴赏

  • 自然之美的描绘:《赵千里山水长幅》中吴镇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自然气息的画面。诗中不仅描述了山的高、石的陡、洞的幽等自然景观,还通过对树木凋零、秋风吹过林壑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哲理的表达:在这首诗中,吴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还在其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如“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岁月变迁中保持本色的人或物的赞赏。

  1. 诗歌背景
  • 诗人简介: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嘉兴人。他的生平经历复杂多变,但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著称,尤其在诗词方面成就斐然。

  • 创作背景:关于《赵千里山水长幅》的具体创作时间,没有明确记载。然而,从诗歌内容来看,它反映了当时吴镇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以及个人对于自然与艺术融合的追求。

  1. 诗歌影响
  • 文学价值:吴镇的《赵千里山水长幅》是元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吴镇的艺术成就,也代表了元代诗歌的一种风貌。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1. 诗歌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吴镇生活的元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的诗作却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启发现代人:通过对《赵千里山水长幅》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吴镇的《赵千里山水长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吴镇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