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道春江图

晴江一望春山高,日光荡漾翻银涛。
白云冉冉向空落,长天漠漠归鸿号。
岸上垂杨覆瑶草,征帆直指长安道。
蛟龙不动两耳清,花落莺啼人自老。
鸱夷当日溯烟波,凉风万里来天河。
李侯久向层冥去,丹青散逸将如何?
宣和当日珍藏固,三百馀年撚指过。
危君不让米南宫,置之武库尤加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昭道春江图》是元代诗人邓文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而非画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元朝绵州人,后徙居钱塘。他博学多才,擅长古文,曾任杭州路儒学正等职,并在世祖、英宗至治年间担任重要职务。

  2. 诗歌原文
    江上乱山青束笋,
    平沙草树望不尽。
    大江入海来滚滚,
    吐雨吞云杂蛟蜃。
    中有崔嵬夐绝之高亭,
    远出晴空寒数仞。
    江山传舍观英雄,
    英雄尽说孙江东。
    自从得地双鹤翁,
    紫髯一拂豚犬空。
    石田睡起秋屡丰,
    归耕应羡汉阴翁。

  3. 诗作鉴赏:此诗以“李昭道春江图”为题,通过描绘一幅春日江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感慨。首联“江上乱山青束笋,平沙草树望不尽”,用“乱山青束笋”形象地表现了江边的山势错落有致,而“平沙草树望不尽”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无尽的向往。颔联“大江入海来滚滚,吐雨吞云杂蛟蜃”,则通过“吐雨吞云”这一动态描绘,展示了长江水势浩渺,云雾缭绕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气势磅礴的水墨画中。颈联“中有崔嵬夐绝之高亭,远出晴空寒数仞”,通过“崔嵬夐绝”形容高亭之高峻,而“寒数仞”则突出了其距离天空之近,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尾联“江山传舍观英雄,英雄尽说孙江东”,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寓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感慨。最后两句“自从得地双鹤翁,紫髯一拂豚犬空”则通过“双鹤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李昭道春江图》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