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听秋轩

憀慄夫何如?幽斋致虚极。相看数竿竹,更觉万籁寂。
颢景逾清旷,天宇弥寥泬。凉飔发金奏,繁露漙玉滴。
高梧庭鹤唳,衰蕙候虫唧。愿言凝耳韵,端居以游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听秋轩》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创作于洪武初年。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声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以下是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西涧独趺处,凉飙度虚阁。
    秋从夜深来,流音满林壑。
    初呜忽澎湃,稍定还萧索。
    月下暗禽翻,窗间危叶落。
    上人习静定,谈籁笑南郭。
    喧寂两无闻,星河在寥廓。

  2. 诗歌鉴赏

  • 诗中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秋从夜深来,流音满林壑”一句生动地传达了夜晚秋声四起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初呜忽澎湃,稍定还萧索”则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声音从激烈到平静的过程,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 “月下暗禽翻,窗间危叶落”通过描写月光下的鸟影和风中的树叶,增添了诗歌的动态美,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 最后两句“上人习静定,谈籁笑南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清静环境中交谈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1. 作者简介
  •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张士诚据吴时隐居青丘,自号青丘子。他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作于洪武初年,当时高启因参修《元史》而受到牵连,后获释归乡。

《题听秋轩》作为高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复杂的个人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创作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