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菩提叶灯

宝林萎叶堕天风,一落人间便不同。
云镜荧煌开月匣,并刀裁剪费春工。
星攒蜩翼冰绡薄,华拥虾须玉栅红。
从此可传无尽焰,五湖今有水晶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菩提叶灯》是一首由元代诗人吕诚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菩提叶灯独特之美的赞美及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吕诚,字敬夫,元代昆山人。据记载,他曾蓄一鹤自来为伍,因筑有来鹤亭。
  • 艺术成就:他工诗词,与名士多有交往,家有园林,且曾受邑令聘请为训导,但终未应允。
  • 创作风格:吕诚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诗作以自然景象入题,抒发情感,颇具特色。
  1.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咏菩提叶灯》中的“宝林萎叶堕天风,一落人间便不同”描绘了菩提叶从天降至人间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寻常的美。
  • 意象运用:整首诗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和天文意象,通过对比天界的纯净与人间的繁华,凸显出菩提叶灯的独特魅力和不凡价值。
  • 语言表达:诗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审美追求和情感寄托。
  1. 作品鉴赏
  • 美学特点:吕诚在《咏菩提叶灯》中展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 思想内涵:诗作不仅赞美了菩提叶灯的艺术美感,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文化价值: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咏菩提叶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吕诚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 个人境遇:吕诚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反映,如他对鹤的喜爱和对来鹤亭的建造,都是其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 文化环境:元代文人雅集之风盛行,吕诚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与其他诗人的交流互动也是其文学创作的催化剂。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咏菩提叶灯》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宝林、天风、星攒等,这些意象的选取和组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修辞技巧:吕诚在《咏菩提叶灯》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如拟人、比喻、象征等,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韵律美感:诗歌的韵律安排和节奏控制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吕诚在这首诗中做到了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1. 现实意义
  • 审美教育:《咏菩提叶灯》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提升文化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历史传承: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咏菩提叶灯》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元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精神启迪:诗中蕴含的哲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为现代人提供精神上的启示和鼓励,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吕诚的《咏菩提叶灯》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而受到赞誉,更因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值得传颂。它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