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普原理之南台御史兼简察士安

霜署起南天,云霄画榜悬。
两帏犹可对,二妙古难全。
夏木笼雕槛,风华度绣筵。
时应联骑出,谁谓非神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凝南台御史简士安》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古风诗。此诗作于天宝四载(745)春,当时诗人在成都草堂。杨凝是杜甫的好友之一,而杨凝南台御史则是朝廷派往岭南监察地方的官员。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杨凝南台御史和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海畔飞云沙上水,天涯明月锦城春。
相逢若问今何日,莫话封侯事未频。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杨凝南台御史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其中,“扬子江头杨柳春”一句描绘了江边的杨柳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离别增添了一丝哀愁;“数声风笛离亭晚”则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景,风笛的声音伴随着夕阳西下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则表达了两位朋友分别后各自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而最后一句“相逢若问今何日,莫话封侯事未频”,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杨凝南台御史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