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叆叇护参差,世外红尘绝是非。
远树好烟长对坐,落花流水暗通池。
岁寒桂岭松凋后,秋晚漓江石出时。
岂为康山成野癖,故留青白豁襟期。
题董相生青山白云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董相生青山白云斋》是李质所作一首元末明初时期的诗词。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多个方面:
作者简介:李质,作为元代诗人,其创作活动多发生在元末明初时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作品《题董相生青山白云斋》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词原文:诗篇“堂前叆叇护参差,世外红尘绝是非。远树好烟长对坐,落花流水暗通池”。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诗中的“堂前叆叇护参差”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同时,诗中“远树好烟长对坐,落花流水暗通池”等句子,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之中,体验那份宁静与和谐。
名家点评:李质的诗作在明代温汝能编《粤东诗海》卷一一中有提及,这表明他在当时的文学领域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名家的点评往往能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
《题董相生青山白云斋》不仅展示了李质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风貌及文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