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旧隐

老樵家住康山巅,别来回首今十年。
红尘汨没馀白发,欲寻旧隐归无缘。
绣衣仙人妙探玄,怜我老病思林泉。
笑驱六丁截坤轴,康山移置高台悬。
丹崖翠壁回翔鸾,寒藤古木含风蟾。
樵云径行涧底路,青苔白石溪溅溅。
苍松手植初齐眉,灵虬夭矫将参天。
云间数椽旧茅屋,至今风雨犹依然。
小桥当门度流水,窗扉倒影涵清涟。
雨馀风日问晴轩,林霏空翠飘兰荃。
平生知己二三友,相过不待相招延。
把书对弈坐终日,纶巾羽服沧洲仙。
杖藜扶衰一老年,采芝长入藤萝烟。
意行常与鹿为伴,兴来渴想杯如川。
某山某水钓游处,摩挲历历俱眼前。
乃知尘世等梦幻,百岁一枕槐根眠。
倘蒙圣恩赐归田,拟办布袜青行缠。
山中故人不遐弃,定有招我归来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康山旧隐》是一首由元代诗人李质创作的古体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以及它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1. 创作背景
  • 李质生活在元末明初,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元朝的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李质通过《康山旧隐》这样的作品,抒发了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哀叹。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康山旧隐》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忧郁和无奈。这种朴素的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容易引起共鸣。
  • 意象描绘:诗中的“丹崖翠壁”、“回翔鸾”、“寒藤古木”等意象,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康山的美景,同时也寓意着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些自然景观与作者的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1. 历史地位
  • 《康山旧隐》不仅是元末明初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李质作品的影响,可见其文学价值之高。
  • 在文学史上,李质的这首诗被收录在《看书海国学网》的精心整理并分享的资源中。这不仅证明了这首诗的价值,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康山旧隐》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理解元末明初诗歌和社会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