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庆之赴邠州

且莫匆匆数去程,一壶别酒为君倾。
三年簿领妨行乐,十里溪山管送迎。
湓浦芦花风里恨,渭城柳色雨中情。
三峰无复同州看,休著新诗笑不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俊民的《送赵庆之赴邠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和深情。下面是对该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俊民是中国金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感伤时世动乱、表达幽愤之情著称。李俊民在金朝时期曾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后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直至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

  2. 诗句原文:且莫悤悤数去程,一壶别酒为君倾。三年簿领妨行乐,十里溪山管送迎。湓浦芦花风里恨,渭城柳色雨中情。三峰无复同州看,休著新诗笑不平。

  3.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俊民被元政府征召而未出之时。他因政治原因长期隐退,晚年虽曾被征召,但最终未能应命。因此,《送赵庆之赴邠州》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也寄托了他对过去仕途和政治斗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忧虑。

  4. 赏析:这首诗通过“且莫悤悤数去程”等句传达出李俊民对赵庆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一壶别酒为君倾”中的“一壶别酒”象征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为君倾”则表达了诗人对赵庆之的深厚友情和对他未来路途的祝福与鼓励。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如“湓浦芦花风里恨”,“渭城柳色雨中情”,这些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深情怀念。最后两句“三峰无复同州看,休著新诗笑不平”则是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希望赵庆之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持,不被外界的是非所扰。

李俊民的《送赵庆之赴邠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李俊民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离别的真挚祝愿,也是对人生旅途中情感波动的真实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