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青山画不如,算心人去有谁居。
紫云空锁神清洞,不见丹崖四字书。
游石堂山
介绍
《游石堂山》是唐代诗人萧祜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过对石堂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观。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者背景:萧祜(约729年—812年),字云翔,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河中府(今属山西)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以及表达对政治理想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清丽淡雅著称。
诗作原文:《游石堂观》(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沈生为政哀茕嫠,又能索隐探灵奇。欣然向我话佳境,与我崎岖到山顶。甘瓜剖绿出寒泉,碧瓯浮花酌春茗。嚼瓜啜茗身清凉,汗消絺绤如迎霜。胡为空山百草花,倏尔笾豆肆我旁。始惊知周无小大,力寡多方验斯在。妙用腾声冠盖间,胜游恣意烟霞外。故碑石像凡几年,云郁雨霏生绿烟。我知游此多灵仙,缥缈月中飞下天。天风微微夕露委,松梢飕飕晓声起。凤去空遗箫管音,星翻寥落银河水。劝君学道此时来,结茅独宿何辽哉。斋心玄默感灵卫,必见鸾鹤相裴回。我爱崇山双剑北,峰如人首拄天黑。群仙伛偻势奔走,状若归尊趋有德。)
诗作赏析: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石堂山的自然风貌,从山巅到山谷,每一处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境。诗中的“嵌崖巨石自成室”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山石的奇异与峻峭之美;而“紫云空锁神清洞,不见丹崖四字书”一句则透露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文化意义:石堂山作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因其壮丽的山水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重要地点。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词歌赋,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使得石堂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游石堂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它不仅让人们得以一睹石堂山的自然之美,还让古代文学的韵味延续至今,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