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高僧话亦高,醉中往往爱禅逃。
尔曹自谓曹溪后,不怕曹溪笑尔曹。
戏曹汉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曹汉臣》是一首由金代文学家李俊民创作的古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歌的首句“一见高僧话亦高,醉中往往爱禅逃。”描绘了作者在与高僧相遇时,言语间的不凡气度以及一种对佛学的喜爱和逃离现实生活状态的倾向。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尔曹自谓曹溪后,不怕曹溪笑尔曹。”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自信和自负,他认为自己在佛学领域有着超越前人的成就,因此敢于挑战权威,不畏惧任何批评或嘲笑。这种自信和自负是许多文人墨客共有的情感,通过这首诗也可以感受到李俊民的个性及其在艺术表达上的独特风格。
“移得花将碧落栽,一枝开后百枝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花一样,一经栽种就能迅速繁衍生息,展现出无限生机。这种对生命的颂扬和对艺术创造力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今生也有狂时运,待入东林社里来。”这句话透露出李俊民对自己未来的憧憬与期许,他渴望在佛教的东林社中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佛学的真谛。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一种普遍态度。
《戏曹汉臣》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性和艺术追求的诗作,也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一个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李俊民如何在诗歌中巧妙地融入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以及他对传统佛教思想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