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风竹夜窗寒,书剑催人不暂闲。
对酒已成千里客,断肠声里唱阳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萧萧风竹夜窗寒,书剑催人不暂闲。
对酒已成千里客,断肠声里唱阳关。
《集古·送客之南宫》赏析
《集古·送客之南宫》,一首由元代诗人李俊民所创作的古诗,其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印象深刻。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深夜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萧萧风竹夜窗寒,书剑催人不暂闲”表达了送别时刻的寂静与寒冷,也暗喻了作者在送别过程中的不舍和焦虑。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于离别场景的感知。紧接着,“对酒已成千里客,断肠声里唱阳关”则展现了一种壮志未酬、身在他乡的孤独感。这里的“断肠声”不仅是声音,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最后两句“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以音乐作为背景,衬托出作者心中的哀愁与离愁。
李俊民通过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融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他的用词简洁而富有力度,语言虽不华丽,却能够深入人心。
《集古·送客之南宫》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它更像是一幅充满情感的画卷,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挚情感,也能体会到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一次对人性深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