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林下秀。笑檐外梅花,似人清瘦。东风在垂柳。
算几时,吹散眉闲春皱。兴来搔首。问今朝、何处有酒。
怕一场醉后,渔歌樵唱,大家拍手。
知否。眼前合计,无辱无荣,天长地久。不须肘后。望悬他,金印如斗。
待一朝、随我骑鲸去后,共寻天上王母。把碧桃、花底流霞,为君添寿。
瑞鹤仙 · 细君寿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细君寿日》是元代诗人李俊明的一首著名诗词作品。下面,将从诗歌背景、内容解读和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
诗歌背景:李俊明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瑞鹤仙·细君寿日》是其代表之一。此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中通过对梅花与垂柳的描述,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并通过“兴来搔首”和“怕一场醉后”等句子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而又略带忧虑的心情。
内容解读: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以梅花与人的清瘦相对比,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同时,东风的吹拂和垂柳的摇曳勾勒出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而“算几时吹散眉间春皱”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无奈。
艺术特色:《瑞鹤仙·细君寿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而且在内容上也充满了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诗中的意象选择和语言运用都显示出了李俊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视角,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元代文人诗词中的佳作。
《瑞鹤仙·细君寿日》不仅是李俊明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和谐统一。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元代文化和美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