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癸未上巳陪缙山游七星岩并次其韵

天文地理本相通,象纬□□□□□。
角亢诸山皆拱北,面前□□□□□。
崖碑画里怀周子,石室□□□□□。
台在魁杓最高处,通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元癸未上巳陪缙山游七星岩并次其韵》是元代诗人李璞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如下:

  1.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在肇庆七星岩石室岩璿玑台刻下的,与缙山辛某的倡和之作。
  2. 作者介绍:李璞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其他作品也体现了他对天文地理的兴趣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
  3. 主题内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文地理知识的热爱以及他对于宇宙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至元癸未上巳陪缙山游七星岩并次其韵》全文如下:天文地理本相通,象纬 。角亢诸山皆拱北,面前 。崖碑画里怀周子,石室 。台在魁杓最高处,通明 。

李璞的《至元癸未上巳陪缙山游七星岩并次其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篇充满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学的美,还能深入理解古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