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戚总管赋雪

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
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
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
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
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
昆仑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
塞边勒马公所闲,桥上骑驴吾不倦。
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
明知无酒俱冷落,岂有多情更欢宴。
长安市上一贫士,白昼闭门何所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戚总管赋雪》是元代诗人李存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李存,号俟庵,是元代饶州安仁人,其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从陈苑学天文、地理、医卜、释道之书。他不仅工于古文词,而且曾中丞御史等交章荐,皆不就。学者称俟庵先生,并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

  2. 诗歌原文
    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 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昆崙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塞边勒马公所閒,桥上骑驴吾不倦。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

  3. 诗歌内容分析

  • 首联“长风剪水不成片”和“城上将军铁为面”: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冰封的景象和城上的铁制将军像,形象地展现了冬季的严寒和战争的影响。
  • 颔联“五更吹角堕梅花”和“天女骑龙泪如霰”:通过描述五更时分的风声和天女的形象,以及泪水化作的雪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婉的氛围。
  • 颈联“坐令万瓦白参差”和“人在蓬莱水晶殿”: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雪后的壮观景色,以及诗人身处其中的仙境感受。
  • 尾联“昆崙朔南日本东”和“塞边勒马公所閒”:这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北方的昆仑山转向东方的日本岛,表达了对边疆戍边的将士的同情和敬意。
  • 最后两句“桥上骑驴吾不倦”和“腊尽春临已三见”:虽然腊尽春临已三见,但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受外界影响。
  1. 文学风格与特点
  • 豪放与细腻并蓄:在这首诗中,李存既表现出豪放的笔触,也不乏细腻的情感描写。这种豪放与细腻的结合使得诗歌既有力度又不失温情。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意境空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优美:诗中的用词讲究,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艺术效果。
  • 情感真挚:李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1. 主题与寓意:
  • 赞美自然: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表现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例如,诗中的“天女骑龙泪如霰”象征着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昆崙朔南日本东”,则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 表达对边疆戍边的将士的敬意:诗中的尾联通过描绘边疆戍边的将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敬意和感激不仅是对他们的辛劳和牺牲的认可,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社会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次韵戚总管赋雪》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元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现代价值:尽管时代已经过去,这首诗却依然具有现代价值。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次韵戚总管赋雪》是李存创作的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元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