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赠陈制干

修真慕道,乐清虚、任意陶陶兀兀。富贵荣华都不恋,甘分清贫彻骨。名利俱捐,是非不辨,且把身埋没。真闲真静,谁知如是消息。
为言向上机缄,玄珠罔象,火候无时刻。一窍玄关通得透,顿悟非心非佛。情念双忘,有无交入,胎备元神出。眼睛开放,光明周遍无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赠陈制干》是李道纯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修真慕道、清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元世祖时人,为元朝著名道士,全真南宗代表人物之一。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百字令·赠陈制干》:修真慕道,乐清虚、任意陶陶兀兀。富贵荣华都不恋,甘分清贫彻骨。名利俱捐,是非不辨,且把身埋没。真闲真静,谁知如是消息。为言向上机缄,玄珠罔象,火候无时刻。一窍玄关通得透,顿悟非心非佛。情念双忘,有无交入,胎备元神出。眼睛开放,光明周遍无极。
  • 译文:追求修真之道,乐于清静虚无的生活。不留恋富贵荣华,甘于清贫至骨。摒弃名利纷争,不分是非曲直,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宁静悠闲的生活,谁能知晓其中深意?强调修行中应抓住时机,顿悟真理并非心与佛的分别。忘却情感纷扰,将有无融为一体,使元神得以修炼。眼睛睁开,光明普照,无所不在。
  1. 作品赏析
  • 思想内容:此词展现了李道纯对于修真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修真”与“清贫”两个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及其对内心世界的洞察。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修真慕道”、“乐清虚”等,生动描绘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同时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如将修行比作“玄珠罔象”,增强了文本的意象美和哲理性。
  1. 影响及地位
  • 历史地位:李道纯作为元朝著名的道士,其内丹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百字令·赠陈制干》则是其诗词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 文学价值:该词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体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也展现了道教哲学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

《百字令·赠陈制干》不仅是李道纯个人精神追求的体现,也是元代道教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如何反映在文人的诗歌创作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