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望华山

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铁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
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望华山》是元代诗人李齐贤创作的一首词,创作于元代。该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华山的壮丽和自然之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李齐贤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他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其文学成就也为他赢得了“文坛巨擘”的美誉。
  2.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末明初,那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齐贤通过《水调歌头 望华山》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词中通过对华山壮阔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3. 艺术特色:李齐贤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将华山比作长剑,铁壁比喻为翠壁,玉井则暗喻清秋。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华山的雄伟与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壮丽的自然之中。同时,李齐贤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华山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4. 情感表达:李齐贤在《水调歌头 望华山》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将华山比作重瞳,崇祀秩,表达了对于自然神灵的敬仰之情。他通过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等词语,传达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水调歌头 望华山》不仅是李齐贤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词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思想内容影响了无数读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