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过信州灵溪

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
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
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
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过信州灵溪》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子、楚狂等,出生于杭州钱塘。他出身于南宋的文人家庭,并曾以善琴供奉内廷。汪元量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丰,其诗歌和词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歌多纪实之作,尤其擅长描述亡国之痛,作品情感深沉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岁暮过信州灵溪》是汪元量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灵溪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不弹长铗叹无车”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哀叹,而“独倚枯筇面碧虚”则描绘了他孤独的身影和内心的空虚感。诗的后半部分“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反映了战争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破坏,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最后一句“明朝又是岁将除”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旧岁的告别。

汪元量通过《岁暮过信州灵溪》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历史经历,更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与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汪元量深邃的思想感情,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南宋末年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