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感和林石田

细柳和烟舞湿云,落花随水送归春。
门东□□□应噪,江上白鸥谁肯驯。
朱子不仁唐逆贼,□□□□诳汉忠。
离亭一笛悲风急,君赋秦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感和林石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客感和林石田》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汪元量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这首诗不仅是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南宋时期历史变迁的见证。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歌原文
    细柳和烟舞湿云,落花随水送归春。
    门东应噪,江上白鸥谁肯驯。
    朱子不仁唐逆贼,诳汉忠。
    离亭一笛悲风急,君赋秦州。

  2. 诗歌赏析

  • 主题表达:《客感和林石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行为,表达了对故土之思和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感受。诗中“落花随水送归春”与“门东应噪”两句,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 象征意义:在诗歌中,柳树、烟雾、落花等自然元素被用来象征国家的衰败和民族的苦难。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 情感抒发:汪元量的诗歌常表现出对时代动荡的感慨和个人遭遇的哀叹。此诗中的“朱子不仁唐逆贼,诳汉忠”,表达了他对南宋末代皇帝和奸臣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艺术手法:汪元量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落花随水送归春”与“门东应噪”),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他还将直接对话融入诗中,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背景资料
  • 作者介绍:汪元量(1241—约1317),字大有,号水云,浙江杭州人,南宋末年的文人,曾为宫廷音乐家,后因政治原因出家为道士。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汪元量出家为道士之后,他在此期间广泛接触抗元志士,并积极策划反元复国的行动。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政治理念的体现。

《客感和林石田》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诗歌的艺术特征,还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历史担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