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元善自警诗

达为天下相,穷作人世师。
穷达有定命,勿叹时非时。
宁污牛尾泥,不作车尘随。
山林隐文豹,江海潜黄螭。
人皆嗜奔竞,奔竞人还嗤。
仲尼与三子,出处皆从宜。
一芥不可与,万钟亦难辞。
今人知古人,不识来者谁。
何如沽美酒,笑傲歌新诗。
功业不补世,那求后人思。
人生如树花,开落从风吹。
又如无根蓬,飘飘亦何为。
天高日月远,寿命皆崦嵫。
人兮勿自苦,吾道当平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元善自警诗”是一首出自元代诗人岑安卿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句,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道德选择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岑安卿是元代的诗人,其生平不详,但据记载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议论和比喻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境遇、道德选择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见解。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达为天下相,穷作人世师。”
  • “达”意为成功或显达,这里指达到高位或有重要地位的人。
  • “穷”则指处于困境或贫穷之中的人。
  • “相”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榜样或者楷模。
  • “作人世师”则是说即使是处于困境中的人,也能成为别人的老师,教导他人如何生活。
  • 翻译:无论身处高峰还是低谷,都有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重要的是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标准。
  1. 诗句解析
  • “宁污牛尾泥,不作车尘随”:这里的“牛尾泥”象征卑微或不光彩的行为,而“车尘随”则暗示追逐功名利碌的生活方式。诗人劝诫人们不要追随这种世俗的生活方式,而是应该保持内心的纯洁和高洁。
  • “山林隐文豹,江海潜黄螭”:这句话描绘了隐逸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尚。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名利时,能够像文豹和黄螭一样,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独立。
  • “人皆嗜奔竞,奔竞人还嗤。”: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即人们往往热衷于竞争和追逐利益,而这些行为最终可能不被理解和认可。
  • “仲尼与三子,出处皆从宜。”:这里的“仲尼”指的是孔子,是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诗人在这里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例子来说明,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1. 思想内容
  • 定命论和人生观:诗人在这首诗中提出了一种关于命运和人生观的看法,即人生的成败得失并非完全由个人决定,而是有一定的“定命”。因此不应过分忧虑或感叹。
  • 道德选择的重要性:诗人强调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时,坚持道德原则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他对个人行为和社会价值的高度关注。
  • 隐逸生活的价值:诗人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和高尚情操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李元善自警诗》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