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不可识,叶公千载馀墨迹。
洞微复写牝牡姿,壁破点晴犹莫测。
老所三山海上仙,贝阙珠宫惯游历。
归家援笔写飞腾,变化风云走胸臆。
但忧真赝不可知,空使时人宝燕石。
我来幸逢四世孙,笔势翩翩尤逼真。
解衣半载梅山住,持练扣户人纷纷。
画成不用书亦所,便作所翁何所分。
出门坛津正秋水,一笑双龙忽飞起。
赠画龙陈亦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画龙陈亦所》是元代诗人岑安卿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创新,以及他对后辈传承的期望与忧虑。
在分析《赠画龙陈亦所》时,人们首先被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吸引。诗中通过“飞龙在天不可识,叶公千载馀墨迹”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龙画的深刻理解及对历史的尊重。而“洞微复写牝牡姿,壁破点晴犹莫测”则描绘了一幅龙画在精细刻画细节的同时,仍保留着一种神秘而又难以捉摸的美。此外,“老所三山海上仙,贝阙珠宫惯游历”进一步强调了陈亦所作为一位海内存知己的画家身份与背景。
诗中也不乏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忧真赝不可知,空使时人宝燕石”透露出作者对于艺术作品真伪难辨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艺术品价值的认可。这不仅仅是对艺术品的评价,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思考。
从艺术形式上看,《赠画龙陈亦所》采用了典型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凝练的文字,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赠画龙陈亦所》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物和传播者。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