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梦笔桥

风起湘波断绿津,长歌别恨写悲辛。
挥毫几拟题桥过,翻愧当时卖赋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梦笔桥》是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李延兴,字继本,元末明初人,北平人。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后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他的作品《一山文集》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作品原文:《经梦笔桥》的原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风起湘波断绿津的壮阔景象,以及长歌别恨写悲辛的情感抒发。通过“挥毫几拟题桥过,翻愧当时卖赋人”一句,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的怀念以及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我反思。

  2. 文化意义:梦笔桥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江寺前,因桥北堍的江寺为江淹舍宅而建,故得名。该桥历史悠久,始建于南朝齐建元二年(480),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特别是诗中的用典,如“江淹梦笔生花”等,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

  4. 现代意义:尽管时代变迁,梦笔桥依然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和文化交融的场景。《经梦笔桥》不仅是对古人的一种缅怀,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鼓励大家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可以发现《经梦笔桥》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体现诗人个人情感与思想的世界。通过对这首七言绝句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