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劳于彦明自吴归

去及花时暖,归涂暑雨沾。
树凉人憩午,江热马行盐。
不畏黄金尽,只愁白发添。
君看双燕子,随意入人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劳于彦明自吴归》是元代诗人李孝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表达了作者在从吴地回家途中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孝光,字季和,号五峰,元代温州乐清人。他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其作品多以文名,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卒年五十二,有《五峰集》。
  1. 诗歌原文及其解释
  • 去及花时暖,归涂暑雨沾。
  • 树凉人憩午,江热马行盐。
  • 不畏黄金尽,祇愁白发添。
  • 君看双燕子,随意入人帘。
  1. 诗歌内容解析
  • 首联“去及花时暖,归涂暑雨沾”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离开家乡时的温暖与归家途中炎热天气的对比。
  • 颔联“树凉人憩午,江热马行盐”进一步展示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以及环境的热烈氛围。
  • 颈联“不畏黄金尽,祇愁白发添”反映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有限的认识。
  • 尾联“君看双燕子,随意入人帘”则是以春日景象作结,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
  1. 艺术手法分析
  • 李孝光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树凉人憩午,江热马行盐”中的“江热”和“马行盐”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气候特征和生活细节。
  1. 思想情感表达
  • 此诗反映了李孝光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的诗作通常充满了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
  • 虽然《寄劳于彦明自吴归》是一首较具代表性的五律诗,但它也可以与李孝光的其他作品相比较,如其著名的七律《雁荡山中题石壁》,两者都展现了李孝光对自然的热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孝光的《寄劳于彦明自吴归》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孝光的艺术成就和他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