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

使轺草草索离群,南北东西不更闻。
别去廿年如梦寐,山头一日忽逢君。
蓬莱阁里呼明月,抚掌东边洗白云。
诗律老苍无可说,只须出酒觅论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孝光的《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友重逢喜悦之情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更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来看,《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形式严谨,结构完整。诗中开篇“使轺草草索离群,南北东西不更闻”,通过“使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频繁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南北东西的奔波使得与人相聚的机会变得稀少,仿佛消息隔绝一般。紧接着,“别去廿年如梦寐,山头一日忽逢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刻记忆以及对重逢时刻的喜悦和激动。诗中的“蓬莱阁里呼明月,抚掌东边洗白云”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和魅力。

从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元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是文化繁荣、艺术创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孝光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征,以及诗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创作心态和生活状态。

从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来看,《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的艺术成就不容小觑。李孝光的诗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后人的高度评价。特别是这首诗中运用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此外,诗中使用的押韵方式,更是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貌,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

《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展现诗人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