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达兼善

天风起西北,坚冰在河水。
日车寒易侧,霜露方泥泥。
居人涂户牖,日晏犹未起。
客子将安之,行役乃不已。
平生丈夫愿,剪鬌弄孤矢。
岂不甘陋巷,宁能老桑梓。
近者发扬州,舟楫水上舣。
幸逢地主贤,设摆共遮止。
张灯转清夜,高论杂燕喜。
忽闻故人来,如渴饮醪醴。
三年隔江分,终日候河涘。
言旋犹望尘,失笑或乃尔。
人生一邂逅,亦复自牾牴。
明日驱车去,不得待行李。
闻将入临海,相见亦近耳。
临海古壮县,正在天姥里。
大山插青天,琼台屹相倚。
东维见扶桑,踆乌有三趾。
碧海浸后土,东绕其地底。
山上多桃花,雪霜摧不死。
我家山之南,欲往亦屡矣。
因君紫旄节,去访白云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达兼善》是元代诗人李孝光创作的作品,而非张翥所做。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李孝光:元代温州乐清人,字季和,号五峰。他的生平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元初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1. 诗的原文
  • 天风起西北,坚冰在河水。
  • 日车寒易侧,霜露方泥泥。
  • 居人涂户牖,日晏犹未起。
  • 客子将安之,行役乃不已。
  • 平生丈夫愿,剪鬌弄孤矢。
  • 岂不甘陋巷,宁能老桑梓。
  • 近者发扬州,舟楫水上舣。
  • 幸逢地主贤,设摆共遮止。
  • 张灯转清夜,高论杂燕喜。
  • 忽闻故人来,如渴饮醪醴。
  • 三年隔江分,终日候河涘。
  • 言旋犹望尘,失笑或乃尔。
  • 明日驱车去,不得待行李。
  • 闻将入临海,相见亦近耳。
  • 临海古壮县,正在天姥里。
  • 大山插青天,琼台屹相倚。
  • 碧海浸后土,东绕其地底。
  • 山上多桃花,雪霜摧不死。
  • 我家山之南,欲往亦屡矣。
  • 因君紫旄节,去访白云子。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寄达兼善》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和感慨。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于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1. 历史背景
  • 元朝时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孝光生活在元朝初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之中。
  • 地理位置:诗中的“临海古壮县”,即临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这一地理背景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
  1. 文化价值
  • 思想内容:《寄达兼善》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还反映了元朝初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的。
  • 艺术成就:李孝光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1. 现代影响
  • 学术研究:对于李孝光的研究,学术界已经有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寄达兼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和社会生活。
  • 文学价值:《寄达兼善》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探索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特点。

《寄达兼善》是元代诗人李孝光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元朝初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称道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