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复西倾,北斗亦西柄。
江永秋易风,日暮蛟龙横。
游子好结束,骑马事秋□。
送者来如雨,川上舟楫盛。
畏别不忍发,天东挂飞镜。
照见别离人,独我心怲怲。
挽须祝君来,持酒劝君更。
西舫弹琵琶,忽作瓶中迸。
前曲度白鹤,后曲妾薄命。
平生烈士心,掩耳不愿听。
男儿树声名,上与古人映。
愿君且自爱,听我洛生咏。
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
介绍
文学作品“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是元代文学家李孝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情感和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对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李孝光(1285—1350),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是元代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及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少年时期的博学成名到晚年的学术贡献与成就,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李孝光的诗歌创作取法古人,风格独特,不随波逐流,与杨维桢并称为“杨李”,两人在元代文坛上享有盛名。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文风和深刻的情感见长,深受后人赞赏。
《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这首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与不舍。诗中“银河复西倾,北斗亦西柄。”两句,运用天文现象,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银河和北斗星的方位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悲凉。而“江永秋易风,日暮蛟龙横。”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秋天傍晚时分江河宁静、天空阴沉的氛围,增加了诗中的意境深度。
诗中的“游子好结束,骑马事秋 。”表现了别离之时的不舍之情。这里“游子”指的是远行的人或即将离开的朋友,“结束”可能指结束一天的活动或行程,“骑马事秋”则反映了季节更替时的景色和情绪。而“送者来如雨,川上舟楫盛。”则描绘了送行的场面,人们像下雨一样络绎不绝地来到河边,船上挤满了准备出发的人。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色彩,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诗的最后一部分,“畏别不忍发,天东挂飞镜。照见别离人,独我心怲怲。”表达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无奈和心痛。这里的“天东挂飞镜”象征着离别时刻天空中悬挂的明月,象征着无法逃避的命运。而“独我心怲怲”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最后两句“挽须祝君来,持酒劝君更。西舫弹琵琶,忽作瓶中迸。”则展现了诗人在送别之际的慷慨和激昂,他希望朋友能够回来,并以饮酒相劝的方式来缓解离别的情绪。这种豪迈而又略带悲伤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动人的力量。
《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人送别情景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离别、相聚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