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栽花溪上宅,此翁初赋归欤。试尝菊水味何如。人间霖雨手,天上寿星图。
把酒祝翁千岁寿,翁言政不关渠。少令高大我门闾。平反亦多矣,有驷马高车。
临江仙 · 寿李后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寿李后山》是元代诗人李孝光的一首著名词作,表达了对友人李后山长寿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李孝光,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他少时博学,曾在浙江雁荡山五峰下讲学,吸引了众多门生。至正三年(1343年),应召入京,历任秘书监著作郎、文林郎等职。他的诗作兼收并蓄,风格独特,被称为“杨李”。李孝光还与杨维桢并称“杨李”,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颇大。
词作原文及解析:《临江仙·寿李后山》的全文如下:
种竹栽花溪上宅,此翁初赋归欤。试尝菊水味何如。人间霖雨手,天上寿星图。把酒祝翁千岁寿,翁言政不关渠。少令高大我门闾。平反亦多矣,有驷马高车。作品主题:此词以寿为主题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李后山先生深厚的敬意和祝福。通过赞美李后山先生的人品和成就,以及祝愿他长寿健康,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高尚情操。
艺术特色:李孝光的诗词创作取法古人,不趋时尚,其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临江仙 · 寿李后山》中,李孝光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人间霖雨手”比作李后山先生的恩泽,将“天上寿星图”比作他的人生轨迹和成就。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临江仙·寿李后山》不仅是李孝光个人创作的佳作,也是元代文人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