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亭夜坐

静夜临深池,萧条不成寐。
蟾光上下浮,清飙左右至。
潜鱼既息波,幽鸟亦敛翅。
仰视河汉明,悠然发深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镜亭夜坐》是元代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夜晚画面。《一镜亭夜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中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李祁,字一初,号希蘧,元代茶陵州人。他出身官宦家庭,顺帝元统元年左榜进士第二,曾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婺源州同知等职。元末战乱期间,李祁隐居永新山中,明初力辞征辟,自称为“不二心老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留下了不少文学成就。
  1. 诗歌原文
    静夜临深池,萧条不成寐。
    蟾光上下浮,清飙左右至。
    潜鱼既息波,幽鸟亦敛翅。
    仰视河汉明,悠然发深喟。

  2. 诗意解析

  • 静夜临深池:描绘了一个深夜,月光下池塘显得更加宁静的景象。
  • 萧条不成寐:反映了诗人因内心的孤独或忧虑而难以入睡。
  • 蟾光上下浮:描述了月亮从天空中升起的景象。
  • 清飙左右至:表达了微风拂面的感觉。
  • 潜鱼既息波:象征着万物静止,不再有任何波动。
  • 幽鸟亦敛翅:鸟儿也不再鸣叫,显得非常安静。
  • 仰视河汉明:仰望星空,银河清晰可见。
  • 悠然发深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思考。

《一镜亭夜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内心世界的诗作,更是李祁对于人生、宇宙以及自然的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理解,不仅能欣赏到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