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侯笔法妙天下,貌得江南雨后山。
都是乾坤清淑气,兴来移入画图间。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诗歌原文:
秋山如黛染,
暮霭入林深。
远望群峰出,
近看千崖阴。诗歌分析:
- 秋山如黛染:描绘了秋山的颜色,用“如黛”形容山色青黑而深邃,如同女性的发髻上那抹淡淡的青黛色。这里的“黛”字,既有颜色的描述,也有女性美的象征。
- 暮霭入林深:描述了夕阳西下时,薄雾弥漫在山林之中的景象,给人以静谧、神秘的感觉。
- 远望群峰出:通过“远望”和“群峰出”展现了山峰的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 近看千崖阴:近距离观察千岩万壑,给人一种幽深、宁静的感觉。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秋山、暮霭、群峰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秋山、暮霭等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和情感。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远山与近山的景色进行了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