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待渡寄仲温参议

一望河平一慨然,战尘如雾水如天。
要知别后思君处,长在孤城落日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延津待渡寄仲温参议》是一首元代诗人杜仁杰的作品,这首诗以黄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后思乡之情的深切怀念。下面将从诗歌原文、作者简介以及作品鉴赏三个层面展开介绍:

  1. 诗歌原文
  • 一望河平一慨然: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宽阔的河面,河水平静如镜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水面时心中的感慨。
  • 战尘如雾水如天: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烟尘如同迷雾般弥漫,而河水则显得清澈透亮,这种对比突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和诗人内心的矛盾情绪。
  • 要知别后思君处,长在孤城落日边:诗人通过询问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同时指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看到夕阳西下,心中就会想起远方的朋友,表达了一种持久而深切的思念之情。
  1. 作者简介
  • 杜仁杰: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杜仁杰的创作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简练,能够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述,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思念之情的强烈表达。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利用黄河、战尘、落日等自然景物作为意象,构建了一种宏大而又细腻的艺术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 语言特色:杜仁杰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

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人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 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学习古代文人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对现代人也是一种启示和借鉴。
  • 探索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运用和语言特色,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延津待渡寄仲温参议》不仅展示了杜仁杰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也让人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