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好古浙东宪掾

逸思飘飖迥不羁,青年高步际明时。
黄堂雅望推三语,乌府先声重四知。
石室岚烟凝紫翠,兰溪梅雨涨涟漪。
公馀定遂登临兴,好寄新吟慰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好古浙东宪掾》是元代诗人汪用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汪用敬,字彦恭,泽民长子,元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诗歌主题:《送杨好古浙东宪掾》通过描绘杨好古在浙东担任宪掾时的志向与才情,表达了诗人对其才能的认可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本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青年才俊的期望。
  1. 诗歌原文
  • 开篇:“才思飘飘迥不羁”,以“才思”开篇,既展示了杨好古非凡的才学,又表现了其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个性。
  • 主体部分:“青年高步际明时”,描述了杨好古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的卓越才华和远见卓识。
  • 结尾:“公馀想遂登临兴,好把新吟慰我思”,表达了作者在闲暇之余,通过创作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此慰藉内心的思绪。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送杨好古浙东宪掾》在结构上严谨,押韵工整,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世界之中。
  • 思想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追求。通过对杨好古的塑造,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1. 文化意义
  • 时代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又多元的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汪用敬的《送杨好古浙东宪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
  • 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物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审美情趣,这种情怀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送杨好古浙东宪掾》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 传承与发展: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许多后世文人效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诗词的艺术宝库。

《送杨好古浙东宪掾》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元代文人的社会风貌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