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吟

北风翻天送高梢,西江浪起如海潮。
千艘平城箭飞雨,城溃曾不烦兵交。
冯夷启扉众争赴,万栋烟氛毕方怒。
司徒命尽换州营,国公匹马杉关去。
溯流西上旌旗红,列城楼橹转盼空。
干戈七载遍宇内,朝野狼顾无英雄。
悲哉上下交征利,四维不张巧蒙蔽。
忧来却忆贾长沙,痛哭当年继流涕。
豫章逝水通钱塘,汉川北度趋洛阳。
洗日咸池佳气王,闻鸡矫首向扶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潮吟》是元代周霆震的作品,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于世。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时代动荡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下面将对《海潮吟》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海潮吟》的创作年代可以追溯到元末,这一时期中国正经历着由盛转衰的过程,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周霆震作为一位文人,亲历了这段历史时期,他的作品中自然融入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 个人经历:周霆震出身于元末的一个文化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宋诸遗老游中得到了深厚的影响,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创作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1. 作品特色
  • 艺术风格:周霆震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其作品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种风格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 主题思想:《海潮吟》的主题围绕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苦难以及文人的社会责任展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人物命运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于社会正义和个人价值的坚守。
  1. 文学价值
  • 历史文化价值:《海潮吟》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元末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这部作品,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 学术贡献:周霆震在文学创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其诗作中的许多诗句和意象被后人广泛引用和研究。这种跨领域的影响使得《海潮吟》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具有深远学术意义的文献。

周霆震的《海潮吟》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元末社会风貌的画卷。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