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辞别一年多,京国来逢奈喜何。
王事期程难久驻,宦途鬓发已先皤。
祖宗门户尝艰苦,家世诗书在琢磨。
言行枢机当慎密,倚门送汝更无它。
示儿宗仁还江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儿宗仁还江右》是元代周伯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儿子归乡的深切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周伯琦,元代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他幼年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曾三转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在平定士诚后归隐。周伯琦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
诗歌原文及注释:《示儿宗仁还江右》是元代诗人周伯琦的作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鄱阳辞别一年多,京国来逢奈喜何。王事期程难久驻,宦途鬓发已先皤。祖宗门户尝艰苦,家世诗书在琢磨。言行枢机当慎密,倚门送汝更无它。
作品赏析:周伯琦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儿子宗仁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国家的担忧和期望。他的诗句“王事期程难久驻,宦途鬓发已先皤”透露出他对儿子未来道路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感伤。同时,诗中的“祖宗门户尝艰苦,家世诗书在琢磨”展现了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周伯琦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在平定张士诚之后回到京城,不久之后又接到儿子宗仁返回家乡的命令。这首诗既是对儿子的鼓励和祝福,也是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期盼。
《示儿宗仁还江右》不仅是一首表达父爱和忧国的诗歌,更是周伯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