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宫摄事辍纶经,天上文星即使星。
花满晴川三汉辅,鹃啼云栈鹃江亭。
岷源广泽尊群渎,华岳崇标翕百灵。
计日归釐侍宣室,倚门望切莫稽停。
送崇文太监杨国贤使祠西岳江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崇文太监杨国贤使祠西岳江渎》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西岳江渎的壮丽景观,表达了对友人杨国贤出使西岳江渎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周伯琦(约公元1295—1354年),字仲强,号贞逸,又号东樵、贞居,自号贞白叟。他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与高克恭、仇远、陈绎等并称为“元代四大家”。周伯琦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原文及翻译:《送崇文太监杨国贤使祠西岳江渎》的全文如下:“祠宫摄事辍纶经,天上文星即使星。花满晴川三汉辅,鹃啼云栈鹃江亭。岷源广泽尊群渎,华岳崇标翕百灵。计日归釐侍宣室,倚门望切莫稽停。”这首诗描绘了杨国贤出使西岳江渎的场景,以及沿途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诗中的“天上文星即使星”意味着天空中星光灿烂,象征朝廷的恩德照耀四方。而“花满晴川三汉辅”则描绘了洛阳一带春日花开的美丽景色。“鹃啼云栈鹃江亭”则传达了诗人对杨国贤旅途艰险的担忧和对他平安归来的期望。最后,“岷源广泽尊群渎,华岳崇标翕百灵”表达了对杨国贤此行能顺利完成使命的美好祝愿。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是对杨国贤此次出行的祝愿,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地理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期望。
《送崇文太监杨国贤使祠西岳江渎》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壮丽河山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