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对月闻玉簪花香

虚馆金猊歇晚薰,碧纱如水透幽芬。
素娥缓步多羞涩,微露搔头拥翠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对月闻玉簪花香》是元代周伯琦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夜中的月亮和玉簪花来表达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周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元朝饶州人。他不仅博学工文,还擅长篆隶真草等书法艺术,并且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著作传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2. 诗作原文:虚馆金猊歇晚熏,碧纱如水透幽芬。素娥缓步多羞涩,微露搔头拥翠云。
  3. 主题思想:此诗以清幽的夜晚为背景,通过对月光下玉簪花的描写,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含蓄内敛的美。同时,诗人通过“素娥”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
  4. 艺术特色:《秋夜对月闻玉簪花香》采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秋夜之中。此外,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玉簪花以及月亮下的嫦娥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灵动与生气。
  5. 文化意义:《秋夜对月闻玉簪花香》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古代文学中,玉簪花常被用作象征美好事物和高尚情操的物品。诗中所描述的玉簪花,不仅是自然美的体现,更是文人墨客心中理想的寄托。
  6. 鉴赏价值: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同样具有重要的鉴赏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

《秋夜对月闻玉簪花香》是一篇充满韵味和深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同样具有重要的鉴赏价值,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