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

何许开樽散旅愁,疏帘冰簟水南楼。
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
闲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
东行未见烟尘静,肠断高堂鹤发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是明代诗人马治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它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和鲜明的个性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不失热闹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风泉淙玉涧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共爱”和“虽雨亦能来”等情感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而且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人生态度。这种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小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马治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古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崇尚。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展现,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作为明代诗词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