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

雨窗寥落诵君诗,芍药西园寄一枝。
那复旧游春未晚,长洲苑里欲开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是元代诗人周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在乱世中的相互慰藉和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周砥,字履道,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他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归里后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甚密。
  2. 诗歌原文:《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原文如下:雨窗寥落诵君诗,芍药西园寄一枝。那复旧游春未晚,长洲苑里欲开时。
  3.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夜独坐窗前,吟诵着友人的诗句,而将一束芍药花寄予远方的周山人。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动乱时代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芍药这一意象,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福。
  4. 历史背景:此诗作于元末战乱之际,周砥与友人相聚于宜兴,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之后,由于战乱,他们各奔东西,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5. 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芍药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美好。周砥通过寄赠芍药,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互相赠礼的传统习俗。
  6. 艺术特色:《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隐喻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人文情怀的画面。它不仅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