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芜菁欲疗饥,春来颇怪发生迟。
东风贪长新桃李,未有功夫到菜畦。
春日观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手种芜菁欲疗饥,春来颇怪发生迟。东风贪长新桃李,未有功夫到菜畦” 是元代诗人房皞创作的一首名为《春日观菜》的诗。这首诗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对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农人的生活状态。
房皞是元代临汾的诗人,字希白,号白云子,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从这首《春日观菜》可以窥见房皞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农事劳作的真实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手种芜菁欲疗饥,春来颇怪发生迟”开篇,直接点明了农民劳作的目的——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种质朴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房皞诗歌的鲜明特色,即直接而真诚地反映现实生活和内心感受。
诗中的“东风贪长新桃李”,反映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以及自然界的变化。东风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使得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这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然而,尽管春风温暖,却未能给芜菁带来生长的希望,反而显得有些无情。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春天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房皞对于农事劳动的理解和尊重。他通过自己的观察,传达出农民在春天里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恩心态。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春日观菜》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农事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房皞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农民劳动的尊重,这些都是他诗歌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