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秋望

暮鸦归处断霞明,搔首风前万里情。
烟抹山光翠屏冷,水涵天影玉壶清。
虫鸣莎径宵初永,雁落芦汀月未生。
何事数声江上笛,吹将离恨满孤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秋望》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其诗作以雄健豪放、意蕴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题目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秋季或晚秋时节所作,反映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理解。
  1. 诗歌原文
  • 原文:道同一指马,心解废耳目。短生行衰谢,黄落看草木。无怀世不知,有酒客可速。谁能缚诗书,闭门抱羁独。披襟临江皋,万籁发空谷。风力斜雁行,山光森雨足。壁虫先知寒,机织日夜促。居人思行人,裘褐谁结束?行人喜归来,邂逅天从欲。可奈甑生尘,严霜冻杞菊。
  • 译文:道路相同,指向马的方向,心灵解脱了感官的束缚。生命的短暂如同枯萎的草木,树叶黄落,一切都显得如此凄凉。世间纷扰,我无所知晓;饮酒作乐,足以让人忘却一切忧愁。谁能束缚住那些书卷文字,独自关上门窗,沉浸在孤独中?我披着衣襟面对江边,万籁之声在空寂的山谷里回荡。风力强劲,大雁斜飞;山色斑斓,雨后更显生机。壁虱感知到了寒冷的气息,纺织女忙碌地织着布匹,昼夜不停。人们思念远方的游子,他们裹着粗糙的衣物匆匆返回。然而,游子的归来总伴随着意外的惊喜。可惜的是,甑中的粮食已经生满了灰尘,严霜也冻坏了枸杞菊花。
  1. 主题思想
  • 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中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 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情怀。
  1. 艺术特色
  • 用词考究:诗句选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风力斜雁行”,“山光森雨足”,使整个诗作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
  • 结构严谨:整首诗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由浅入深,逐渐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古典诗歌讲究音律和谐、格律严谨的特点。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次韵秋望》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 审美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历代文论家和读者所赞誉,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次韵秋望》不仅是黄庭坚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