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斋

娟娟万竹照清溪,约住闲云作伴栖。
邻曲樵人曾结社,樽前诗客偶分题。
东风一树棠梨老,落日千山谢豹啼。
闲向静中参物化,人间岐路任东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山斋》是元代诗人周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周权(1249—1320),字衡之,号此山,元处州人。他是一位磊落负隽才的诗人,工于诗歌创作,游京师时得到了袁桷的青睐,并被推荐为馆职,但最终未能就任。他的诗集《此山集》收录了他的许多诗文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
  2. 诗词原文:娟娟万竹照清溪,约住閒云作伴栖。邻曲樵人曾结社,樽前诗客偶分题。东风一树棠梨老,落日千山谢豹啼。閒向静中参物化,人间岐路任东西。
  3. 诗词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面。首句“娟娟万竹照清溪”形象地描绘出竹林环绕、溪水清澈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约住閒云作伴栖”表达了诗人与闲适的云彩相伴,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第三句“邻曲樵人曾结社”则展示了当地居民以山为邻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交往、共同娱乐的情景。最后两句“閒向静中参物化,人间岐路任东西”,诗人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豁达和随遇而安的态度。

《次韵山斋》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描写赢得了赞誉,更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赞,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体现,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独立的生活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