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还有砚为田,分得云僧半榻眠。
徇道不妨贫是病,忘言自爱默成禅。
文章信手窥天巧,涂抹何心取世妍。
坐听松风弦大雅,逍遥应复梦钧天。
次韵吴子善讲学来云僧舍
介绍
《次韵吴子善讲学来云僧舍》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周权的作品。周权,字叔厚,号月泉老人,元末明初时期的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多有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之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与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周权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记载较少,但可推知他在元末明初具有一定的文化成就和社会影响力。他的作品风格以简洁明快、寓意深远著称,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周权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或社会生活,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体验。
诗歌原文:《次韵吴子善讲学来云僧舍》,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笔耕还有砚为田,分得云僧半榻眠。
徇道不妨贫是病,忘言自爱默成禅。
文章信手窥天巧,涂抹何心取世妍。
坐听松风弦大雅,逍遥应复梦钧天。诗意解析:首联“笔耕还有砚为田,分得云僧半榻眠”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简朴的环境中,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颔联“徇道不妨贫是病,忘言自爱默成禅”则揭示了作者对名利看淡的态度,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物质追求之上,而在心灵的深处。颈联“文章信手窥天巧,涂抹何心取世妍”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字艺术的精湛把握,以及他不为世俗繁华所动,专注于艺术本身的态度。尾联“坐听松风弦大雅,逍遥应复梦钧天”则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俗、向往自由生活的意境。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魅力,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周权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他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诗篇既富有哲理又不失美感。在形式上,周权的作品常常呈现出古体诗的风貌,语言古朴典雅,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此外,他还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将其巧妙融入诗中,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
周权的《次韵吴子善讲学来云僧舍》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美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