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谣再用韵

粗桃俗李,漫眼底纷纷,等闲开落。得似花仙夸艳质,暖透胭脂犹薄。梅不同时,芳心难聘,空妒肌如玉。自然佳丽,不须归荐华屋。
最好一抹彩云,轻盈飞不去,漫空高簇。霁日浓薰浑欲醉,照映光风眩烁。遍倚栏干,狎渠清赏,聊为怜幽独。簪花醉也,夜深犹索芳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谣再用韵》是元代诗人周权创作的诗词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1. 作者简介:周权,字衡之,号此山,出生于浙江丽水,是一位磊落负隽才的诗人。

  2. 诗词原文:粗桃俗李,漫眼底纷纷,等闲开落。得似花仙夸艳质,暖透胭脂犹薄。梅不同时,芳心难聘,空妒肌如玉。自然佳丽,不须归荐华屋。最好一抹彩云,轻盈飞不去,漫空高簇。霁日浓薰浑欲醉,照映光风眩烁。遍倚栏干,狎渠清赏,聊为怜幽独。簪花醉也,夜深犹索芳*。

  3.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百字谣再用韵》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彩云”、“胭脂”、“梅”等,都极具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 语言优美:周权的诗词语言流畅、典雅,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情感深沉: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
  1. 创作背景
  • 《百字谣再用韵》的创作背景是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 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面临着政治压抑和个人命运的波折,周权的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抒发个人情感的产物。
  1. 鉴赏分析
  • 从艺术角度看,《百字谣再用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 从文化角度看,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 影响与评价
  • 《百字谣再用韵》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 作为元代诗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受到了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百字谣再用韵》不仅以其优美的词藻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