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都事南山

紫薇幕下神仙客,黄菊花前献寿杯。
云绕南山迎瑞气,星临北斗现中台。
亲陪上相参谋入,曾赞元戎奏凯回。
剖决六曹简书静,扫除两广瘴烟开。
座看修竹流清荫,手种高槐成大材。
已见红莲出绿水,又乘骢马上霜台。
紫袍凝露团花见,彩服翻霞舞袖催。
看取高秋圆月夜,双飞凫舄上蓬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王都事南山》是元代诗人周巽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在这首诗中,周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与豪情的场景中。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周巽生平:周巽字巽亨,号巽泉,出生于吉安,元代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寿王都事南山》,也创作了《性情集》。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当时文坛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 首联解析:“紫薇幕下神仙客”,描述的是诗人在紫薇幕下,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展现了他非凡的地位和身份。
  • 颔联赏析:“黄菊花前献寿杯。”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人们在黄菊花前敬酒,表达对长者的敬意和祝福。
  • 颈联评述:“云绕南山迎瑞气,星临北斗现中台。”这两句描绘出一种祥瑞的氛围,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 尾联解读:“手种高槐成大材。”这里描述了诗人亲手种植高槐,见证了其成长,体现了他的勤劳和智慧。
  1. 诗歌意义
  • 文化价值:周巽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 艺术特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空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中的意境与情感。

可以看出《寿王都事南山》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诗歌,更是元代文人精神和情感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