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寄抟霄二首

玉立堂堂紫桂枝,云川中隐寓天涯。
风神萧散能谈道,格调清新解作诗。
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
澄澄胸次人谁识,只有清风明月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用韵赠抟霄》是金末元初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蒙古帝国时期,耶律楚材作为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身处政治动荡的年代,其作品往往充满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探索。

从艺术形式上看,《再用韵赠抟霄》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这种体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其严谨的结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而著称。律诗通常要求每句字数相同,押韵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尊重和继承。

从内容上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斫倒松筠节外枝,谁言法界有边涯。”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隐喻了世间万物的变幻不定,以及人们对于宇宙真理认知的模糊与局限。通过这样的比喻,耶律楚材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从情感表达来看,耶律楚材在诗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投入。“霜毫意尽闲周易,脂粉情忘束诂诗”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忙碌的政治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人用“闲周易”和“束诂诗”这两个典故来比喻那些看似无意义但实则富含深意的事物,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从文化价值和审美角度来看,《再用韵赠抟霄》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更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耶律楚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时的思考和感慨。这种跨越时代的文化传递,使得这首诗成为研究元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再用韵赠抟霄》不仅是耶律楚材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元朝文化与思想交汇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哲学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经验,值得后世不断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